亚健康预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两会连线丨预防为主建设健康中国
TUhjnbcbe - 2022/9/20 8:39:00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追求。*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把维护人民健康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的*府工作报告提出,坚持预防为主,深入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本期“两会连线”邀请三位代表委员,围绕健康中国话题分享履职故事,展开交流讨论。

本期嘉宾:

全国*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

全国人大代表,山西医科大学血液病学研究所所长杨林花

全国人大代表,医院门诊部主任胡春莲

预防为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科学策略

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请您结合履职故事,谈谈对健康中国战略的理解。

蒋建东:我国实施的健康中国战略,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强调预防为主、以基层为重点、将健康融入所有*策之中,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观念。预防为主是建设健康中国的科学策略。我主要从事抗感染、抗癌和糖脂代谢紊乱药物研究,十年来,我们的治疗理念从对疾病进行靶点治疗,提升到标本兼治,既治疗已发疾病,也有效阻断或降低诱发疾病的机体因素。

从迫切需求看,像抗击疫情,我们不仅要消灭病*,也要增强抗病*能力。以研制抗病*药物——阿兹夫定为例,我们的思路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防治结合、强化防御。研究发现,阿兹夫定进人体后可以选择性地在胸腺磷酸化,成为活性抗病*药物。一方面,它可以直接抑制冠状病*的快速复制;另一方面,它还能保护胸腺功能,帮助人体免疫功能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自主地抑制病*。目前看,“化疗-免疫治疗”的双机理模式的治疗效果较好。

胡春莲:医学理念及医疗模式从以“治”为中心转变为以“防”为中心,对威胁健康的因素早筛查、早评估、早干预,利于防大病、管慢病、促健康,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将很大程度节约由轻症变重疾所需投入的医疗资源。

从现实问题看,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是居民健康的最大威胁。特别是我国即将步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截至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8.9%,老年人患有一种以上慢性病的比例高达75%,这成为制约健康预期寿命提高的重要因素。结合临床经验,我认为造成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膳食结构、缺乏体力活动、不良生活方式等。通过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强化健康管理和疾病管理等预防措施,慢性病能够从源头被遏制、从初发被阻断。

为群众提供更好医疗卫生服务,将守护健康的关口前移

记者:为群众提供更好医疗卫生服务,将守护健康的关口前移,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请您结合自身经历,谈一谈在推进过程中有哪些薄弱环节需要重点加强。

杨林花:我一直

1
查看完整版本: 两会连线丨预防为主建设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