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十三五之后提出了“大健康”建设,把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放在国家战略高度。根据“规划”,群众健康将从医疗转向预防为主,不断提高民众的自我健康管理意识。
健康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末最先在美国提出的概念(ManagedCare),其核心内容医疗保险机构通过对其医疗保险客户(包括疾病患者或高危人群)开展系统的健康管理,达到有效控制疾病的发生或发展,显著降低出险概率和实际医疗支出,从而减少医疗保险赔付损失的目的。
健康管理在我国还是一个新概念,健康管理的服务对象较狭窄,主要集中在经济收入较高的人群,公众的认知度还不高,健康管理的一些理念尚未被公众所接受。比如有些人一年抽烟能花费上万元,而花几百元做个健康管理在他们看了却是“太贵了”,一旦生病,他们只能花费巨资寻求专家名医,而事实是健康管理提早预防可以让他们少花这笔冤枉钱。
健康管理的科学基础
?每个人都会经历从健康到疾病的发展过程。一般来说,是从健康到低危险状态(亚健康),再到高危险状态,然后发生早期病变,出现临床症状,最后形成疾病。这个过程可以很长,往往需要几年到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而且和人们的遗传因素、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医疗条件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等因素都有高度的相关性。但是,通过健康管理在系统的检测和评估下,可以帮助人们在疾病形成之前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性干预,成功阻断、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进程,实现维护健康的目的。
具体而言,健康管理可以了解您的身体年龄,判断患病倾向,由医生向您提供健康生活处方以及行动计划,最大限度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降低个人医疗花费。
实施意义
?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不少疾病病因主要不是生物因素引起的,而是由不良的生活方式、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等引起的,生活方式占影响健康因素的60%,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生活方式包括饮食结构、工作、睡眠、运动、文化娱乐、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过重的压力造成精神紧张,不良的生活习惯,如过多的应酬、吸烟、过量饮酒、缺乏运动、过度劳累等,都是危害人体健康的不良因素。
国内外大量预防医学研究表明:在预防上花1元钱,就可以节省8.59元的药费,还能相应节省约元的抢救费、误工损失、陪护费等。
哪些人应该参与健康管理?
?健康人群,热爱健康的人群已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健康知识不足,希望得到科学的、专业的、系统的、个性化的健康教育与指导,保持健康危险处低风险水平,尽享健康人生。
?亚健康人群,处于四肢无力、心力交瘁、睡眠不好等症状人群。由于从事的行业不同、受社会竞争以及家庭负担的压力,自我明白处于亚健康状态,但不知道如何改善。强烈要求采取措施提高工作效率和整体健康水平。
?疾病人群,在治疗的同时希望积极参与自身健康改善的群体。需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配以生活环境和行为方面进行全面改善,从而监控危险因素,降低风险水平,延缓疾病的进程,提高生命质量。
?健康管理对疾病预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关爱身体,从学会健康管理开始,从各方面对自身健康加以重视,让疾病远离我们。
健康国人·幸福万家
点击上方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