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斗斗
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
全国90%的人亚健康。亚健康就是我们说的正气弱了,肾气弱了,什么毛病都有一点,轻的小毛病,重的大毛病。重的有心脑血管疾病,三高,这是最普遍的,最严重的就是癌症。癌症就是正气弱了,正气弱了才得癌症,一旦得了癌症,很难逃出它的束缚,甚至被剥夺生命,所以要趁早防癌,趁早脱离亚健康状态,把正气和肾气搞好,这是上策。
今天讲的是六经传变。也就是说将六经用在对病的辩证和演变过程中间。六经的次序,首先是太阳,而后是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这个次序不要弄乱。太阳经指的是足太阳膀胱经,阳明指足阳明胃经,少阳指足少阳胆经,太阴指的是足太阴脾经,少阴指足少阴肾经,厥阴指足厥阴肝经。十二经络有手经、足经,张仲景讲的六经辩证完全是足经,这就是六经。
六经有为病和不为病。不为病就是指正常的时候,人身的气就按照六经循环。正常是指六经的正常的气化。正常的六经气化,是讲正常人自然生命的运动规律、气化规律。
内经上讲,五体以为本,六气以为用。五体就是肝心脾肺肾。五行生克制化之说,讲的五体为本,讲的就是五脏相生相克的道理,这个是本。所以五脏、五体为人的根本。天、自然界的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热,人体秉承这六气而成人体的六经六气。六经六气出入于脏腑,在其间不断流到循环,升降布化。这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规律。这就是六经六气真正的含义。
六经六气的推动力是什么?
首先要明白六经六气只接受先天真气,某藏属寒也好,属燥也好,比如太阳是寒气为主,阳明燥气为主,少阳火气为主,太阴湿气为主,少阴热气为主,厥阴风气为主。这都是经的本气,它接受的只是先天的真气。寒、燥、火气这些都只是六经的本气,也即正气。六经接收真气,藏于肾。
真气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父母所给的元阴元阳。二是出生后接收了天地之真气。所谓天地之真气,是空气、食物、药物中的真气,人体接收了食物后,经过五脏的运行,传输到肾,就成为了人体的真气。适合人体的叫真气,不适合的就是不能补充的,比如乱吃食物,就是不能补充人的真气。所以六经六气的变化只是接受先天真气的补充和推动,也就是说靠坎中一阳推动。这坎中一阳是什么?是乾卦中间的一阳。乾卦是天,是自然界。自然界所有的空气、所有物质的真气,就是乾卦中这一阳。还有父母所给你的坎卦中,也包含了真气。男女都有坎卦,单纯男的才有,不要误解了。这就是真气,亦即正气。
真气正常,人就没病,真气旺盛,太阳的寒气、阳明的燥气、少阳的火气、太阴的湿气、少阴的热气、厥阴的风气,这些本气、主气都正常,这个就是六经六气正常运转的推动力是正常的。这个本气,只接收人的正气,亦即太和之气。太和之气充满全身,人就无病,太和之气盛,这些本气就盛,就正常。这些本气受不得外来的邪气,即风寒暑湿燥热这六淫之气,受了六淫之气,就生病了,我们把这六淫之气叫做邪气。
进一步理解正气。太阳,初生之阳,从子时发动。我们经常讲睡觉要守子时,就是守这个太阳。太阳以寒为本。寒主水,坎卦就是水,膀胱、太阳都是水,是寒水。
阳明,胃只能靠燥气才能腐熟水谷。胃在五行中属土,艮卦和坤卦。阳明土没有燥气,就不能腐熟水谷。
少阳,胆经以火为本气,这个火就是相火,相火能够帮助胆汁分泌,帮助消化。胆的相火属火,不是我们平时说的有燥火的火。这个火是一种推动的力量,推动肝气的顺畅,推动胆汁的恰当分泌。如果此火过盛,胆汁分泌就会过剩,口就要苦,那就是病了。我们所谓的火,是正气,是主气,适当的火必须有,才能推动肝胆的运动,胆本身的分泌,胆还要帮助胃的消化,没有这个火,就不可能帮助胃的消化。
太阴,太阴为湿。太阴脾即坤土。或艮土。脾主运化。因为土只有湿才能生长万物,脾只有湿才能运化食物,才能把精华的物质与肺气结合变成宗气,然后输送到全身各处。没有这个湿,万物就不能生长,人身的脾就不能运化。我们人的生生化化靠宗气就是要靠脾的湿。
少阴,以热为本。热是一种动力,少阴主君火,君火本身就是热。我们切脉,右手命门主火,即借此少阴的热。若无此热,身上就没有真火的力量。真火就是靠热才有能量,没有真火的能量,肾的气化就不开,就不能把真气、正气运送到全身。我们所谓的真气、太和之气布满全身,就是靠这个热,这个君火的热的动力。我们在切脉时,如果肾脉紧了,有寒,就是有病了,肾脉只能缓而有力有神,不能紧,也就是这个热要恰当好处。
厥阴,主风。厥阴为肝,肝属木,木主风,所以肝主风。这个风能使肝气条达,没有风气的能力、动力,肝就不舒服。我们经常说肝气不畅,就是肝脉滞了,风是流动的,肝脉不流通,就是滞了,还有逆了,象水一样逆跑了,就是风气不正常了,肝气的本气不正常了。
上面所讲的,寒燥火湿热风之气,都要有个度,过了不行,又缺不得。比如湿气,太阴主湿,没有湿,就运化不了物质,但是湿气过重,就要生痰,就要得痹病。这几个字,寒燥火湿热风,每个都要有个度,在这个度得范围内,就叫正气,即本气,超过了就不是正气、本气。
那为什么会超过?是受外界六淫的影响。
超过了的那一部分,就是《伤寒论》所讨论的,也就是说《伤寒论》就是讨论过度之气,人是如何病的,不是讨论的这个正气。只有懂得了正气,才能懂《伤寒论》。
正气(五脏之主气)是生命的活动之气,主气正常,生命正常,主气不正常,生命就不正常。所以,六经六气是人和自然界紧密结合的整体,脏腑受了自然界的六气,才变成人体脏腑的六气,六气正常与否,也跟自然界有关。
从天人合一的思想来看,一年有六个节气,每个节气属于六经中的一气,也叫六气。我们把一天也概况成六气,一天十二个时辰,两个时辰为一气,我们强调的守子时,就是守这个一阳初生,不要损阳。把天人合一的理论和六气、五脏结合起来,就很具体很现实了。总之年月日都是三阴三阳不断地变化、循环、运行,这种人体的生生化化的循环规律不停息,就是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在医学的具体体现。
所以,六经六气是人的生机,永远在不断地循环、运行,这个运行是人本来的正常状态,是人生命运动的正常状态。
更多精彩请点: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第一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二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三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四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五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六节跟师学习周天医学(笔记)第七节小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