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预防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未病学与亚健康未病学对于亚健康的研究与
TUhjnbcbe - 2022/3/4 17:27:00

未病学对于亚健康的指导作用

(一)理论指导作用

未病学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理论丰富。“上工治未病”思想已经被广泛接受,“天人相应”、“形神合一”等均是中医学从整体观出发而建立的独特理论。

亚健康的理论基础也是从整体出发,注重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在亚健康形成中的作用。对于临床常见的亚健康状态,用现代手段无法解释,用中医辨证思维可以发现其病因病机,并以中医“治未病”的原则进行辨证论治。应用“阴阳五行”学说解释人、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符合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观点。

在中医辨证施治中重视情志、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预后方面所起的作用,这种从整体上调理为主,强调人是一个整体,注重精神调养的整体思维治疗模式对亚健康的研究和干预起到了很好的理论指导作用。

例如,亚健康状态常见精神不振、周身不适、工作和学习效率低下、烦躁不安、抑郁易怒等情感变化,微观检测可以无异常。未病学则可借助望、闻、问、切,以司外揣内、取类比象等传统方法对偏离健康的信息进行搜集与分析,判断出是肝气郁结或气机郁滞等病机变化,再以中药、针灸、推拿、导引等作出治疗,以恢复常态,即达到阴平阳秘。

(二)实践指导作用

未病四态的辨识是以中医诊法与辨证理论为基础的,对亚健康状态的判断要借助未病学的一些思想和中医辨证的方法,做出不同亚健康中医证候类型诊断,指导临床干预。

在干预方法上,未病学的“治未病”与西医学的治病有本质的差异,中医不是针对病因的治疗,而是擅长对机体整体功能状态的调理而独具特色,故除了治疗器质性病变,对功能性和心因性病变的治疗干预也有其独到之处,而亚健康多处于有或即将有功能性和心因性改变,故用“治未病”的方法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中医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及“因时因人因地制宜”等的治疗干预法则;方药上有理气活血、滋阴温阳等,并针对不同反应状态,建立起相应的方药理论,以调整阴阳、扶正祛邪等思想,运用综合调理的方法,消除异常、失调的病理状态,使之恢复正常的协调的生理状态,通过调整以提高机体的抗病力和康复力。

对亚健康状态的干预也不例外,干预亚健康状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是从健康到亚健康的预防,第二是从亚健康到疾病的预防,此即所谓“未病先防,欲病救萌,防微杜渐”的治未病思想。纠正亚健康状态,使机体重新恢复常态。

例如,素体虚弱易于感冒,慢性咽部不适,情绪低落等,难以明确其临床病理意义,可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下加以调理和保养,临床可起到很好的干预作用。

END

—健康才是幸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未病学与亚健康未病学对于亚健康的研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