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全民健身充分发挥了体育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功能,极大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全民健身将继续把握新时代发展内涵,不断开拓发展,成为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建设的有力支撑。
*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工作取得了诸多成绩:统计显示,我国目前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4亿,占比达35%;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到90%以上;全国共有体育场地.3万个,体育场地面积31亿平方米,预计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平方米;目前共有体育社会组织4.73万个,城市社区全民健身站点平均已达每万人3个;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达到万人,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86人。
居家健身显担当
时至今日,武汉市民陈清波依旧是“新闻人物”——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通过体育锻炼迅速从重症转为轻症,并康复出院;他20余次捐献康复者成分血用于其他重症患者治疗;现在仍保持体育锻炼的习惯……
陈清波对记者说,从重症监护室转到普通病房后,他主动习练年轻时学会的复肺操,康复出院后,坚持每天3个时间段8至10分钟的居家锻炼。目前,他每天习练的是国家体育总局推广的养肺方。习练后,身体机能恢复得很快,早已开始正常生活。
疫情发生后,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推动下,全国各地体育部门、相关运动项目中心、协会迅速行动,广泛倡导居家健身,推广居家健身方法,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开展网络赛事活动,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满足广大群众居家健身需求。尤其是疫情期间,面对体育场馆暂停开放、户外健身一时受限等情况,为满足运动健身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在不到两个月内就征集了居家健身方法两千多条,为群众提供了内容丰富的健身方法产品,取得了良好效果,为取得抗疫重大战略成果,贡献了体育力量。
健身与健康融合
特布不落村是河北省体育局定点扶贫村,在开展扶贫过程中,驻村干部敏锐地发现,疾病是当地致贫的主要原因,当地因病致贫率一度高达20%。最典型的一家原本是村里的富裕户,通过养牛培养了大学生,但年,女主人罹患多发性硬化疾病导致全身瘫痪,全家由此致贫。鉴于此,驻村工作队加强了体育+健康扶贫的推广力度,为村里健身广场增添了体育器材,培养了三名社体指导员,加强科学健身和体育活动指导,实现健康关口前移。另外,在河北省体育局的统一部署下,将河北省青少年公路自行车锦标赛、射箭室内赛、河北省陆上划船器公开赛等赛事放到该村举办,通过赛事促进了村民增收,培养了村民主动锻炼、强身健体,坚定了脱贫致富的决心。
在浙江,医院运动康复中心开展了青少年脊柱侧弯矫正、体态矫正、运动损伤预防等健康关口前移的特色服务。主管护师韩小超说:“过去,我们以关节损伤修复为主要工作。‘运动是良医’理念深入人心,这促使我们思考体育和健康的深层关系。现在,我们科室除了住院部转来的病人,每天要问诊30多人,这说明我们的亚健康人群、青少年人群和运动爱好者会主动寻求医学帮助,用运动处方来预防可能出现的更大身体损伤。”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健身和健康深度融合意义重大、前景可期。
强化“内功”通“堵点”
强化“内功”,打通“堵点”是近年来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水平的高低,事关群众体育满足感、获得感,受到社会各界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