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预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健康消费与健康投资的区别
TUhjnbcbe - 2021/7/20 12:06:00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58927.html

在开始这个话题前,我先讲一个跟我老公斗智斗勇的故事,起因是我要求他注意饮食、多多运动、提高免疫力,结果他用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我。

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老公提的几大“歪理”,大家先听听看,是不是身边也有这样的人。

他的第一个理由是:你看,咱爷爷奶奶,在那个年代能吃饱就不错了吧,现如今老人家80多岁,啥毛病也没有,难道我们的免疫力,还不如他们?

我说,这个问题你问到点子上了,可答案是:还真不一定!我问你两个灵*问题,

第一,请问,你现在吃的食物,跟爷爷奶奶当年吃的食物一样么?

那个时代确实物资短缺,可人家吃的都是正经货,蔬菜是带虫眼的,鸡鸭是满山跑的,猪羊是一点点、慢慢长大的,这些食物你今天能吃得到吗?

英国遗传性流行病蒂姆教授在《饮食的迷思》一书中说,相比50年前甚至30年前,现代人们的饮食质量明显下降,主要是人们越来越倾向选择加工类食品,其中很多的营养成份都流失了。

而即使是新鲜的食材,其所含的营养物质比起50年前也少了很多,因为耕种方式、种植环境和土壤质量等因素,有些维生素含量不及过去的一半

所以呢,你要知道,大部分时候,你感觉吃饱了,但营养却饿着呢。

再来第二个灵*发问:不仅吃得不如从前,你天天宅家熬夜、喝酒应酬,你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真能和爷爷奶奶比么?

50年前,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空气是带着泥土和大自然清香的;50年前,人们去哪都是腿儿着的,没有汽车、没有电梯,加上大量户外劳作,摄入和消耗是平衡的;50年前,没有熬夜这个词儿,早睡早起是家家户户的作息标配;

总之,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今天人们的生活,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咱们的健康也受到了更多的挑战。

这里有一组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从全球来看,健康人仅占人群总数的5%,被确诊患有各种疾病的占人群总数的20%,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亚健康人群占人群总数的75%,也就是说有75%的人很容易从亚健康变成疾病患者

因此,我问问你,你觉得你是这5%的真正健康人群么?

?

理工男没正面回答,显然心虚,于是扔出了第二个理由:现在的医疗水平和医术都很高,即使有了病,去医院治就好,别胡思乱想、自添烦恼啦。放心,媳妇儿,真有那么一天,我砸锅卖铁也要救你。

我说,哥哥,真有那么一天,你确定能救好吗?

钱在这个世界上有两个用途:一个叫消费,一个是投资,人们一生中都在进行投资和消费。

你说的“有病治病”“砸锅卖铁”,这是健康消费,为了解决生病花的钱,都觉得应该花、必须花、不得不花;还有一个是健康投资,是指为了避免将来的健康风险,现在所做的改变观念、学习知识、提前预防等一系列的努力。

这笔投资,看上去短时间可能没有收益、没有可见的效果,很多人都会往后排序,就像我们做的房产、股票等投资,充满着不确定性的事儿,为莫须有的事情花钱,好像跟中国人“爱存钱”的生活习惯正好背道而驰,因为,万一打水漂了呢?

健康投资,会不会打水漂呢,我这里有两组数据。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一个人的健康状态,遗传因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条件占7%,而60%取决于自己,自己对自己健康管理;

有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说:通过改善生活方式,80%的心脏病,70%的中风,50%的癌症,都是可以避免的。

很多慢性疾病可以前期预防和避免,这不是今天的发现,上古之人在《*帝内经》中已经写得很清楚了,可现代人深陷泥潭,身不由已。

美国心脏协会有一个生动的比喻:如今的医生,都聚集在一条泛滥成灾的河流下游,拿着大量经费研究打捞落水者的先进工具,同时苦练打捞落水者的本领。

结果,事与愿违,一大半落水者都死了,被打捞上来的也是奄奄一息。

因此,对健康而言,最大的价值,应该把问题都在上游解决了,也就是中医最重视的“治未病”,这里蕴藏着中医年的传承文化和治病救人的精髓。

今天,我们在河道的上游,提前练好自己的免疫力和体能,日后能帮你顺利抵达下游,不用麻烦医生打捞,为自己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和掌控权。你说,健康投资香不香?

哥们听了后,又发出了他的第3张牌,说:再怎么着,我们还年轻,等老了再说这个事儿也不迟。

我告诉他:那就太晚了,最经济的养生投资,就是从现在开始。

和保养汽车的道理是一样的。一部新车,从开回家的那天开始就注重保养,比有一天在路上突然抛锚,来得主动而安全。

中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刘芳说:大多数慢性病在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可以用‘悄无声息’来形容,当它被发现时,可能早已经历了几十年的‘壮大’。慢性病的突然出现绝不等于突然形成,因此,不要等到生病再去治疗。

在经济的投入产出比上,更是如此。

比如,支气管哮喘在发作初期能及时控制,一年只需多元。但不及时控制,医院,则需花费3—4万元。事实也是这样,我国90%以上的医疗资源都花在了晚期疾病的治疗上,不仅治疗效果大打折扣,还大大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

因为,当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花钱就不会觉得心疼了,这个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我们已经没有资格与自己的健康讨价还价了,有且只能挥金如土。

按国际通行的卫生经济学计算方法,健康管理投入1元钱,可节省后期疾病治疗费用9元钱。

极少有人因为健康投资而破产,却多得是因为健康消费,而倾家荡产的人,非常受罪还不一定能治愈。因为,人的心理就是这样的,身体健康时,他的愿望有成百上千个,当他患病,尤其是危急重症时,他的愿望就只剩下一个:恢复健康。在健康投资的路上,一个被动,一个主动,你会怎样做出选择。

叔本华说过:一切幸福,健康带来的幸福感是最真实的,一个身体健康的乞丐,远比一位疾病缠身的国王幸福得多

如果您也认同,不如对自己的身体好一点、认真一点、耐心一点,因为,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健康消费与健康投资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