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内经》提出养生精髓——“不治已病治未病”。“治未病”的思想,体现了传统文化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也是医学的最高境界。
王庆其,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
什么是养生?在中医学的概念里,“养生”的实质是养护生命、尊爱生命。而《*帝内经》作为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也早就将养生的精髓告诉了我们,那就是“不治已病治未病”。
养生与“治未病”“治未病”的思想,不但体现了古人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同时也是古代医学的最高境界。
“治未病”分为三个层次:
未病先防——健康时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工作;
欲病防变——亚健康时虽无器质性病变,但身体功能已有改变,需要尽快调整自己的状态,以防向疾病发展;
已病防传变——生病后一定要做到早诊断早治疗以防加重。
养生的4个常见误区误区1当前有些疾病反而比过去增多了,都是因为生活水平提高的缘故;疾病的发生往往大多是因为对于健康的认知水平不够,与生活水平无关。
误区2我现在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养生,养生保健等我退休以后再说;人的生命过程:健康→亚健康→高危状态→功能紊乱→器质性疾病→脏器损害→脏器衰竭→死亡。养生保健的重点是提前预防。
误区3我很注意养生:天天吃冬虫夏草、枸杞子、三七、人参等;吃补药≠养生。凡药都有一定的适应症,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误区4为了身材苗条,或者为了预防肥胖、高血脂、心脑血管病,天天吃素动物脂肪中含有能延长寿命的α脂蛋白,可预防心血管疾病。脑磷脂和卵磷脂帮助大脑发育。吃素并不利于健康。
银龄课堂播出时间如果想要知道“《*帝内经》的养生智慧”完整内容,欢迎收看每周二上午9:20首播,周四上午9:20重播的《银龄课堂》。一起为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更多精彩锁定绿叶
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