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1月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古琴”列入“人类口述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它是继“昆曲”之后第二批被批准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唯一入选的乐器类代表。
古琴除了修身养性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
疗愈和养生
在两千年前,中医的经典著作《*帝内经》就提出了“五音疗疾”的观点。
《*帝内经·灵枢·邪客》中云:
天有五音,人有五脏;
天有六律,人有六腑。
此人与天地相参。
中医认为,五音,即角、徵、宫、商、羽,对应五行(木、火、土、金、水),并与人的五脏和五种情志相连。
宫调式乐曲,悠扬沉静、淳厚庄重,有如“土”般宽厚结实,可入脾;
商调式乐曲,高亢悲壮、铿锵雄伟,具有“金”之特性,可入肺;
角调式乐曲,朝气蓬勃,生机盎然,具有“木”之特性,可入肝
徵调式乐曲,热烈欢快、活泼轻松,具有“火”之特性,可人心;
羽调式音乐,凄切哀怨,苍凉柔润,如行云流水,具有“水”之特性,可入肾。
中医的“五音疗疾”就是根据五种调式音乐的特性与五脏五行的关系来选择曲目,以调和情志,调理脏腑,平衡阴阳,达到保持机体气机动态平衡、维护人体健康的目的。
当今社会纷繁复杂,物质生活的丰富加速了人们的生活节奏,人们身体的健康状况受到环境和速食主义生活方式的影响,亚健康成为很多人生活的常态。
《*帝内经》云:“不治已病治未病。”
古琴清心、静心、养心的治疗思想就是对人体疾病最大的预防,同时也提示着人们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最为重要的。
那么,那些琴曲对应五脏呢?
————————————
宫音健脾
宫音,相当于简谱中的“1”。乐曲的风格主要是悠扬沉静、温厚庄重,给人以浓重厚实的感觉。
根据五音通五脏的理论,宫音入脾,对脾胃系统作用比较明显,促进消化系统,滋补气血,旺盛食欲,同时能够安定情绪,稳定神经系统。
代表曲目:《梅花三弄》、《高山》、《流水》、《阳春》等。
收听时间:中医认为,9~11时是脾经时段。脾是五脏五行气的中和力量,也是人体后天之本,饮食水谷营养生化之源。脾胃受纳水谷,气机流畅脾胃才能正常消化。古琴曲可以调畅气机,促使脾胃功能正常发挥。收听时间1~2次每天,每次30分钟到1小时。适合人群:适宜脾气虚的人群,表现为面色萎*,肌肉消瘦,倦怠无力,少气懒言,食少纳呆,脘腹胀满,食后尤甚,大便溏薄或腹泻等症。配合穴位:足三里,用手指或指关节点压、按揉,以有酸、麻、胀的感觉为度,每次3分钟左右,每日上午9时为宜;三阴交,左右腿各按1分钟,配合足三里可消除腹胀,治疗腹痛、腹泻。
————————————
商音清肺
商音,相当于简谱中的“2”。商调式的风格铿锵有力,高亢悲壮,肃劲嘹亮。
听商调音乐,可以增强肌体抗御疾病的能力。商音入肺,可以加强呼吸系统的机能,对于改善卫气不足的状况。
代表曲目:《慨古吟》、《长清》、《鹤鸣九皋》、《白雪》等。
收听时间:最佳欣赏时间为15~19时。太阳在这个时间段里开始西下,归于西方金气最重的地方,体内的肺气在这个时段是比较旺盛的,随着曲子的旋律,一呼一吸之间,里应外合,事半功倍。适合人群:商调匹配金型人,又称少阳之人。金型人意志坚定,性格开朗,独立意识强,判断是非能力及组织能力、自制能力颇强,有自以为是的倾向。金型人阳气较盛,音乐养生应该以调和阴阳为主,发散阳气,适合听柔和的羽、角调式的音乐。配合穴位:膻中穴。每晚临睡前端坐椅上,两膝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正身目闭,全身放松,意守丹田。吸气于胸中,两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胸部膻中穴数十下,可请家人用手掌从背部脊柱两侧由下至上轻拍约10分钟。可以畅快胸中之气,有健肺养肺之效。
未完待续。。。。。。
「往期精选合集篇」
直接点击下文即可查看
古琴简史(从周朝~现代)
古琴名曲鉴赏篇合集(三)
古琴名人传记(三)
学琴必看,帮你事半功倍的神器(五)
九霄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