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是我们日常饮食中必不可少的一类营养物质,可以给我们提供身体所需的能量。
但长期高糖饮食,也会给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很多要减肥的人,更是把糖当作瘦身的大敌。
也正因如此,无糖食品应运而生,于是很多人为了“减肥”“健康”,无论是食品还是饮料,都选择“无糖”的,但是,“无糖食品”真的就不含糖吗?
无糖食品≠不含糖从科学的角度上看,绝对的无糖食品是不存在的。
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于0.5g/g(固体)或mL(液体),即可标注为“无糖食品”。也就是说,无糖是指固体或液体食品含糖量在0.5%以下。而并非完全不含糖。
市面上所谓的无糖食品是不含蔗糖、葡萄糖、麦芽糖、果糖等成分,之所以也是甜的,是因为加入了甜味剂,如木糖醇、山梨醇、麦芽醇糖等替代品,但是,这些替代品虽然能量很低,但过量摄入也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而且常见的无糖食品,如无糖饼干、无糖月饼等,本身大多都是用面粉等碳水化合物制作,吃进去以后,经消化分解最终还是会变成葡萄糖,所以与吃馒头、米饭等食物摄入的糖分并没有彻底减少。
所以“无糖食品”并不代表完全不含糖。
糖少了≠热量低有人说,虽然无糖食品可能有些糖,但是毕竟含量少了很多,那相比较含糖的食品,不是同样也会减少热量摄入吗?
然而,并不能如此简单的划等号。
有的商品可以在包装上看到“无添加蔗糖”,但是仔细看配料表会发现,虽然不添加蔗糖,却可能添加了葡萄糖浆、麦芽糊精等,而这些物质在水解后同样会产生葡萄糖,所以热量一点也不会少。
而且为了改善口感,有些“无糖食品”可能还添加了大量的油脂,这些脂肪同样会造成热量超标。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规定,如果加工食品在制作过程中未额外添加食用糖,可以标注为“不含添加糖”,但如果该食品热量并不低,则必须注明。但在我国并没有这样的规定。
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张旭艳年12月3日在健康时报一篇文章中指出,在病房里经常有人来看病人时买一些“无糖”食品,医生看到后都会跟病人解释,吃之前注意看上面的营养表,“无糖”饼干虽然不含蔗糖,但碳水化合物含量高,且含有蛋白质、脂肪。1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热量分别为4千卡、4千卡、9千卡,热量并不低。①
所以,食物热量高不高,要综合看看配料表,不仅需要糖分少,还需要综合考虑植物油、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种配料的含量。而除了添加糖,本身就含有淀粉的饼干、面包等食品,在人体内最终还是会被消化吸收为葡萄糖。
现在年轻人热爱的奶茶以及无糖饮料也一样。
很多女生为了安慰自己,喝奶茶时会选择无糖。但是不管是“全糖”、“五分糖”还是“无糖”,区别仅仅在于有没有额外添加糖。奶茶本身的热量其实已经很高了。
年深圳品质消费研究院的一项奶茶检验显示,多个品牌的10款珍珠奶茶中,一半属于高糖饮料。一杯奶茶通常在-ml之间,即便是不额外加糖的奶茶,一杯奶茶的总糖值也有26.6g,全糖奶茶则能达到60.9g。②
年宁波市场消保委人员也做过类似的检测,结果显示所谓“不加糖”的奶茶,含糖量也在2.2~7.9g/ml之间,并非完全不含糖。
执着于无糖食品,不如改改饮食习惯面对“无糖食品”,我们在购买的时候应该参考成分表、热量表。有些食品虽然无蔗糖,但可能含有葡萄糖或者其它一些糖类。而另外一些“无糖食品”,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可能并不低。
所以选购的时候不仅要看其是否标注“无糖食品”字样,还要看配料表,同时也要看该产品是用何种甜味剂代替了有关糖类,不能盲目过多食用。
其实,无论是为了减肥还是身体健康,执着于选择无糖食品,还不如调整自己的饮食习惯。
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三减三健”的健康生活方式,即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这也是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的重要内容。
01减盐:每天不超过6克建议用定量盐勺,如果觉得口味不好,可以加醋、胡椒等来调味。另外,购物时要有标签意识,比如午餐肉等,看看里面的盐含量是多少,特别是钠含量。
02减油:每天不超过30克建议家庭用油要使用控油壶,把全家每天应该食用的烹调油倒入控油壶,炒菜用油均从控油壶中取用。此外,烹调食物时尽可能不用烹调油或用很少量烹调油的方法,如蒸、煮、炖、焖、水滑熘、拌、急火快炒等。
03减糖:控制总淀粉摄入量很多人一说减糖,就想着不吃含糖的食物,对甜味的食物能拒就拒。其实我们所说的减糖,不仅仅包括通常的单糖、双糖、果糖等,淀粉类食物也要控制,比如米饭、面食等。因为这些淀粉类的食物在肠道里也会分解为单糖、双糖。而减糖的标准就是吃进去的淀粉、糖等能量物质要与我们每天消耗的能量平衡,要不然能量在体内堆积就会转化成脂肪,从而增加身体代谢负担。
参考资料:①-12-03健康时报《无糖食品热量不低》②-10-22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年奶茶比较试验报告》来源:新医文化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将立刻删除,谢谢。
编辑:王佳珂编审:邓莹沛
医院营养科
医院营养科,在科主任领导下,专业技术人员6人,现开展住院营养支持治疗和营养咨询门诊工作。
住院部营养支持工作有营养筛查,营养会诊,肠内营养支持,营养宣教,居家营养治疗。肠内营养配制室成立于年,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不同病程制定个体化、合理化营养治疗方案,可配制20余种肠内营养制剂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营养咨询门诊,成立于年9月,现与产科、生殖中心合作开展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体重管理特色门诊服务;并开展慢性疾病、疾病恢复期、亚健康等人群营养咨询;提供人体成分测量、握力等肌肉储备情况评价、营养素摄入情况评价、血液营养指标评价等综合临床营养评价,制定个体化营养饮食建议及营养素补充建议。
有下列情况,建议您进行营养门诊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厌食,经常感觉身体虚弱、疲惫无力亚健康状态
2.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肾病·、贫血、水肿,癫痫、苯丙尿酮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3.外科术后、肿瘤放化疗期间及康复期营养不良
4.慢性腹泻、便秘
5.备孕,妊娠期(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
6.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青少年营养问题
门诊时间:
下午:星期一、三、四、五(14:30-17:30)
上午:星期二(8:00-12:00)
联系
-
联系人:邓莹沛,李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