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人群膳食推荐对65岁以上老年人的膳食指导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群超过总人口的0%,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迅速增加。合理膳食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重要基础。总体上,老年人的大多数营养需求与成年人相似,因此对一般成年人的膳食推荐也适用于老年人。由于年龄增加,老年人可能出现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味觉等感官反应迟缓、肌肉萎缩等器官功能不同程度的减退;特别是高龄老年人,食欲差,摄入食物减少,易引起少肌症,易跌倒。因此,首先要保证食物多样化、营养充足,保持适宜体重,不要过于消瘦。对消化能力明显降低的老年人,可少量多餐、进食细软食物;老年人对缺水的耐受性下降,应主动饮水,每天饮水量达到~ml[4]。老年人身体代谢机能减慢,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高盐和油炸食品,控制甜食摄入;浓肉汤、海鲜浓汤等富含嘌呤类的饮食,易诱发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也需控制。老年人需积极进行户外活动、接受紫外线照射,有利于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和延缓骨质疏松。全社会也应积极创造适合老年人生活的环境,面向老年人普及膳食营养、健康管理的知识,开展定期体检,实现健康老龄化。..2对代谢风险升高人群的膳食指导本指南中所定义的代谢风险升高,是指血压升高、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降低,这5个指标中至少有3个异常时定义为代谢风险升高(表2)。...对代谢风险升高的人群,无论是否进行了药物治疗,都需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改善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并在充分评估安全性后适量增加身体活动。膳食改善需要注意的方面详述如下:腹型肥胖个体:腰围是反映腹部脂肪堆积的良好指标,也是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有效预测指标。科学合理的膳食营养联合运动干预是管理超重和肥胖(包括腹型肥胖)的基础。其中膳食营养干预的总体原`则为通过改变膳食结构和食用量减少能量摄入[6,0-]。改变膳食结构的基本要点是低能量、低脂肪、低盐、避免饮用含糖饮料、减少甜食摄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和含复杂碳水化合物食物(如谷类);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能量分别占总能量的5%~20%、60%~65%和25%左右。图直观地显示了推荐的食物类型搭配和所占比例:约一半是蔬菜,四分之一是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肉、鱼、蛋、奶制品和豆类),最后四分之一是碳水化合物。水果(苹果、草莓等)显示在盘子的边缘,表示可以在两餐之间食用。另一方面,减少食量(能量限制)应考虑个体化原则,兼顾营养需求、身体活动强度、伴发疾病以及原有饮食习惯。最好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将每天膳食中的能量减少约5%~30%[0-],以减少脂肪为主,同时减少谷类主食量,但不改变谷类食物占比。此外,推荐记录饮食日志,有助于定量估计每天进食情况,促进健康饮食的行为管理[2]。血压升高个体:对血压升高的个体,更需要重视限制钠盐的摄入,除了减少烹饪时添加的食盐,还要减少使用含钠的调味品(酱油、味精、鱼露等),长期口味偏重、高盐饮食容易诱发心血管病。另外,少吃加工类食物(如糕点、火腿、罐头等),这些食物通常高脂、高糖、高盐。推荐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制品、鱼、全谷类、纤维类、富含钾和其他矿物质食物,同时减少红肉和加工肉类、饱和脂肪酸、胆固醇、添加糖和钠的摄入,有利于控制血压。...血脂异常个体:对于血脂异常的个体,需要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更应限制摄入富含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包括大部分饼干、糕点、薯条、土豆片等油炸食品和加工零食,这些食物的制作过程往往会使用(人造)*油和奶油、可可脂等,容易含有较高的饱和脂肪酸以及反式脂肪酸。对TC和LDL-C升高的个体,更要尽量减少或避免上述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碳水化合物摄入以谷类为主、粗细搭配,注意添加糖的摄入不应超过总能量的0%。植物固醇广泛存在于植物性食物中,植物油、豆类、坚果等含量较高,摄入富含植物固醇的食物也有利于降低LDL-C[64,3-4]。对于TG升高的个体,更应减少每天摄入脂肪的总量,减少烹调油的用量。烹调油选择菜籽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植物油,并调换使用。...2糖代谢异常个体:对于糖代谢异常者,需要在专业营养(医)师或团队指导下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在全面评估个体营养状况前提下调整总能量的摄入,使血糖、血压、血脂达标。超重、肥胖个体应当使体重指数达到或接近24kg/m2,或者体重降低5%~0%;对于消瘦个体,应当增加能量摄入达到并维持适宜体重[5]。日常应尽量多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index,GI)的食物,又要考虑血糖负荷(glycemicload,GL),GI与GL都低的食物(如四季豆、豆腐、柚子等)有利于血糖的控制[6]。膳食中适当增加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有助于控制血糖及预防心血管病[7]。糖尿病患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者应预防维生素B2缺乏。目前尚不推荐食用含有复合维生素、矿物质、鱼油等成分的保健品来控制血糖[8]或预防心血管病[9-20]。
来源:以上内容选自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编辑:王佳珂
编审:邓莹沛
医院营养科
医院营养科,在科主任领导下,专业技术人员6人,现开展住院营养支持治疗和营养咨询门诊工作。
住院部营养支持工作有营养筛查,营养会诊,肠内营养支持,营养宣教,居家营养治疗。肠内营养配制室成立于年,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不同病程制定个体化、合理化营养治疗方案,可配制20余种肠内营养制剂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营养咨询门诊,成立于年9月,现与产科、生殖中心合作开展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体重管理特色门诊服务;并开展慢性疾病、疾病恢复期、亚健康等人群营养咨询;提供人体成分测量、握力等肌肉储备情况评价、营养素摄入情况评价、血液营养指标评价等综合临床营养评价,制定个体化营养饮食建议及营养素补充建议。
有下列情况,建议您进行营养门诊
: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厌食,经常感觉身体虚弱、疲惫无力亚健康状态
2.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肾病·、贫血、水肿,癫痫、苯丙尿酮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3.外科术后、肿瘤放化疗期间及康复期营养不良
4.慢性腹泻、便秘
5.备孕,妊娠期(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
6.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青少年营养问题
门诊时间:
下午:星期一、三、四、五(4:30-7:30)
上午:星期二(8:00-2:00)
联系
-
联系人:邓莹沛,李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