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预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业务学习1213中国健康
TUhjnbcbe - 2021/1/21 12:28:00
2021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http://bdfyy999.com/m/

2.4睡眠

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活方式,近年来睡眠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引起重视。睡眠过短或过长、睡眠障碍(如呼吸异常和失眠等)等与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等风险增加有关[]。一项纳入15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结果显示,睡眠时间少于6h,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风险分别增加48%和15%,当睡眠时间多于8h,冠心病和脑卒中发病风险增加38%和65%[]。另一项纳入11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睡眠时间与糖尿病发病风险也呈U型关联,糖尿病风险最低组为7~8h。与每天睡眠时间为7h的人群相比,每天减少1h睡眠,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9%;每天增加1h睡眠,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14%[]。另外,针对队列研究的荟萃分析还表明,入睡困难和睡眠维持障碍分别增加27%和11%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午睡习惯与心血管代谢疾病的关系尚不十分明确。一项荟萃分析纳入11个队列研究,发现午睡时间≥60min与心血管病风险增加显著相关[]。然而,另一项队列研究发现,与不午睡相比,每周午睡1~2次能够降低心血管病发病风险[]。尽管目前证据尚不充足,但研究表明睡眠时长6~8h具有较好的心血管健康保护作用。

2.5对特定人群的身体活动推荐

2.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身体活动针对健康人群的身体活动推荐,适用于所有老年人,如果不能达到每周min中等强度身体活动的目标,则在其身体状况允许范围内尽可能多运动。但是,老年人需要根据自身状况,或经过专业评估,选择合适强度的身体活动。建议老年人按照相对强度的标准选择身体活动类型。例如,尽管按照绝对强度分类,瑜伽或者太极等属于轻度身体活动,但是考虑到老年人的心肺适应性,归为中等强度身体活动[]。另外,建议老年人的运动形式多样化,除有氧运动和增强肌肉型运动外,要增加平衡型活动及柔韧性运动;推荐选择适当的集体运动,如广场舞、健身操等。我国老年人身体活动水平依然较低,久坐时间较长。增加身体活动有助于老年人维持社交活动,增加社会认同感及提高生活质量;还有助于心血管病防控[,,]、降低痴呆发病风险[];另外,增加身体活动也可以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预防跌倒后发生严重并发症[]。对于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的老年人,要充分知晓其疾病状况对身体活动安全性的影响。

2.5.2患有慢性病者或残障人士的身体活动

规律的身体活动有助于改善慢性病患者或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降低新的疾病发生风险[]。有研究表明,身体活动能够促进认知功能的恢复、改善心肺功能和肌肉适应性以及提高自理能力[]。对于

合并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应通过膳食营养和身体活动等共同干预使体重降低≥5%,有益于2型糖尿病的血糖达标及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如果体重进一步降低将产生更大的健康获益[]。

针对一般人群的身体活动推荐,原则上也适用于慢性病患者(冠心病、脑卒中等患者除外)或残障人士。然而,考虑到这部分人群的特殊状况,建议通过咨询专业医师制定适合自身状况的身体活动计划;建议残障人士根据自身状况选择不同类型的增强肌肉型身体活动,例如仰卧起坐、深蹲起立等。同时,应当注意运动安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请他人协助。

综上所述,中老年居民(尤其65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或残障人士,即使不能达到健康成年人的身体活动量,也应该根据身体状况坚持进行身体活动,避免久坐不动。

2.6增强身体活动与避免运动损伤

尽管身体活动能够带来许多健康获益,但是运动损伤和其他不良事件也时有发生,例如肌肉拉伤、脱水、猝死等。运动损伤发生概率约为平均每h走路锻炼发生1次,每h跑步锻炼发生小于4次[]。尽管有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但仍然可以通过规律的身体活动提高身体适能。因此,要根据自身状况和运动目标,选择合适的运动类型和运动强度,循序渐进,逐步达到推荐目标,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另外,应当充分利用运动器材、选择安全的环境进行身体活动;合理选择活动的时间、场地和方式。慢性病患者或者残障人士要在医师或者运动专家的帮助下合理制定运动方案;

在进行身体活动时,必要情况下应有专业人士的陪同或协助。

以上内容选自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指南

主讲:潘飞飞

编辑:王佳珂

编审:邓莹沛

医院营养科

医院营养科,在科主任领导下,专业技术人员6人,现开展住院营养支持治疗和营养咨询门诊工作。

住院部营养支持工作有营养筛查,营养会诊,肠内营养支持,营养宣教,居家营养治疗。肠内营养配制室成立于年,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不同病程制定个体化、合理化营养治疗方案,可配制20余种肠内营养制剂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营养咨询门诊,成立于年9月,现与产科、生殖中心合作开展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体重管理特色门诊服务;并开展慢性疾病、疾病恢复期、亚健康等人群营养咨询;提供人体成分测量、握力等肌肉储备情况评价、营养素摄入情况评价、血液营养指标评价等综合临床营养评价,制定个体化营养饮食建议及营养素补充建议。

有下列情况,建议您进行营养门诊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厌食,经常感觉身体虚弱、疲惫无力亚健康状态

2.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肾病·、贫血、水肿,癫痫、苯丙尿酮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3.外科术后、肿瘤放化疗期间及康复期营养不良

4.慢性腹泻、便秘

5.备孕,妊娠期(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

6.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青少年营养问题

门诊时间:

下午:星期一、三、四、五(14:30-17:30)

上午:星期二(8:00-12:00)

联系

-

联系人:邓莹沛,李高利

1
查看完整版本: 业务学习1213中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