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代谢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等。年我国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病死亡人数高达万,占总死亡的42%。心血管代谢疾病是我国居民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要病因。不合理膳食、缺乏身体活动、吸烟、过量饮酒等,是心血管代谢疾病急剧上升的主要危险因素。
1膳食营养推荐
不合理膳食是造成我国心血管代谢疾病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年共四次全国营养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居民脂肪摄入量逐步增加,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减少;摄入含添加糖(主要为蔗糖即白糖、红糖等)食物的人数增加。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素缺乏;膳食纤维摄入明显不足。钠盐摄入虽有缓慢下降趋势,但仍远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每天钠盐5g的标准。保持健康合理的膳食习惯是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有效方法。本部分应用膳食与心血管代谢疾病一级预防的研究证据,结合我国居民的饮食习惯和食物种类,重点凝练出适用于一般人群的膳食建议,并对65岁以上老年人和心血管代谢风险升高的成年人这两类群体,给出特定的膳食指导原则,切实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和合理膳食行动的实施。
推荐
(1)合理膳食可以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Ⅰ类推荐,B级证据)
(2)对于无心血管代谢疾病及其他慢性病的成年人,需保持平衡的膳食营养结构(Ⅰ类推荐B级证据);具体膳食和营养建议见表1
3)谷类为主是平衡膳食的基础。增加全谷物、杂粮、杂豆和薯类的摄入,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Ⅰ类推荐,B级证据)
(4)增加蔬莱水果的摄入,适量吃鱼类、蛋类、豆制品、乳制品,有助于降低心血管代谢疾病发病风险(Ⅰ类推荐,B级证据)
(5)减少钠盐的摄入,平均每人每天摄入钠盐5g(I类推荐,B级证据)则
(6)减少加工肉类、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控制膳食胆固醇摄入(Ⅱa类推荐,B级证据)
(7)减少含糖饮料的摄入,适量饮茶(Ⅱa类推荐,B级证据)
l.1平衡膳食模式
合理的膳食结构是生活方式管理的重要内容,欧美国家的生活方式管理或心血管病预防指南中推荐了采用地中海膳食或DASH膳食模式,有助于预防或管理高血压、血脂异常,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糖尿病。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模式指:食物品种多样,以谷类为主,注意能量平衡,多食蔬果、奶类和大豆,适量鱼、禽、蛋、瘦肉,减少盐和油,限制糖和酒,经常饮茶。食物多样是平衡膳食模式的基本原则,建议每日尽可能多摄入不同种类食物,如可能,摄入12种及以上食物。
控制总能量摄入,每餐食不过量。随机对照试验研究的荟萃分
析显示,对于超重者而言,限制能量摄入能够显著降低体重。对于健康人而言,控制总能量摄入也能带来心血管健康的获益。另外,养成平衡膳食的良好习惯,还需要注意进食时间及频率,保持合理的膳食结构,有助于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保持心血管健康。
我国大样本队列研究通过6~15年的随访发现成年人保持摄入蔬菜水果≥g/d、鱼≥g/周、豆制品≥g/d、红肉75g和茶≥50g/月中的任意2项及以上,可预防5.1%的心血管病发生;若再加上保持不吸烟、适宜体重和充分的身体活动,可以预防17.4%的心血管病发病。
表1一般人群预防心血管代谢疾病的膳食建议
以上内容选自中国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心血管大写疾病指南
主讲:赵林远
编辑:王佳珂
编审:邓莹沛
医院营养科
医院营养科,在科主任领导下,专业技术人员6人,现开展住院营养支持治疗和营养咨询门诊工作。
住院部营养支持工作有营养筛查,营养会诊,肠内营养支持,营养宣教,居家营养治疗。肠内营养配制室成立于年,可根据患者不同病情及不同病程制定个体化、合理化营养治疗方案,可配制20余种肠内营养制剂满足患者营养需求。
营养咨询门诊,成立于年9月,现与产科、生殖中心合作开展有妊娠期糖尿病一日门诊、体重管理特色门诊服务;并开展慢性疾病、疾病恢复期、亚健康等人群营养咨询;提供人体成分测量、握力等肌肉储备情况评价、营养素摄入情况评价、血液营养指标评价等综合临床营养评价,制定个体化营养饮食建议及营养素补充建议。
有下列情况,建议您进行营养门诊
1: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厌食,经常感觉身体虚弱、疲惫无力亚健康状态
2.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痛风、脂肪肝,肾病·、贫血、水肿,癫痫、苯丙尿酮症、高同型半胱氨酸等
3.外科术后、肿瘤放化疗期间及康复期营养不良
4.慢性腹泻、便秘
5.备孕,妊娠期(妊娠期糖尿病)、哺乳期
6.婴幼儿、学龄前、学龄期,青少年营养问题
门诊时间:
下午:星期一、三、四、五(14:30-17:30)
上午:星期二(8:00-12:00)
联系
-
联系人:邓莹沛,李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