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正月初二,民俗中走亲戚回娘家的日子,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喜欢,所以在初二这天,丈母娘总会拿出最好最丰富的菜肴款待他们。在这琳琅满目的菜肴中,总有一道颜色鲜红,香味浓郁的红烧肉引起人们的注意,它香甜肥而不腻,入口香软即化,深受大家喜欢。所以小编二妮今天就带大家学习一下这道红烧肉的做法,在原本复杂的操作基础上二妮又进行了一番改进,让这道干豆角红烧肉更适合家庭操作,感兴趣的小伙伴赶紧来学习下吧!
原料:五花肉(五花肉要选夹层的,不要太肥的),干豆角一把,大葱段四段,姜片四片,白芷两片,桂皮三片,良姜一小块,香叶五片,八角两个,小茴香一小把,花椒一小把,料酒适量,冰糖五块,酱油适量,味精适量。
第一步
首先我们把干豆角用清水浸泡,水量以埋过干豆角为准,大家在要记得提前两个小时浸泡,因为干豆角风干时间较长短时间很难泡软。下面我们再把五花肉改刀,把大块的五花肉清洗干净,从中间切开,然后再切成两厘米宽的长条,再加工成两厘米见方的小块,具体切法也可根据你买的五花肉形状来决定怎么操作。
第二步
这一步我们先给五花肉过水,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清水开大火加热,然后下入五花肉过水,再加入少许料酒去除腥味,等水开后把五花肉捞出来,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备用。接着再把锅洗净烧热,锅底均匀刷一层油,下五花肉煸炒,三分钟之后我们可以看到五花肉被炒出了油,并且随着锅内油的增多会爆炸溅油,这个时候就可以把五花肉倒出控油了。
控完油后,我们再次对五花肉进行煸炒,直到把五花肉表面炒出焦黄微红的颜色为止,这步需要对五花肉进行两次煸炒,主要是为了去除五花肉多余的油脂,这样吃着不油腻。
第三步
把炒好的五花肉倒出控油备用,锅内加底油下入葱段,姜片和白芷、桂皮、香叶、花椒以及八角茴香小火翻炒出炒香,然后加入适量清水,注意水可以一次多加一点,因为红烧肉煮熟需要很长时间,大概是六十分钟左右,中途添水不仅麻烦而且影响口感。接着我们把五花肉下入锅内,大火加热。
第四步
下面我们开始调味,首先加入冰糖五块,不喜欢甜味的可以适当减少用量。接着再加入料酒,生抽、盐,这里加盐主要是为了调底味,再加入少许的胡椒粉去除异味,不断的搅拌好让小料和水充分融合,等水开后再加入一点酱油增加底色,需要注意的是酱油不要一次加的太多,防止越收汁红烧肉颜色越黑。最后盖上盖子调小火炖制五花肉即可。
第五步
下面把泡好的干豆角换水清洗,然后在改刀切成段,如果干豆角很难切证明还没泡透,可以再次如水浸泡,但是最好的方法还是提前浸泡。等炖肉三十分钟左右,我们就把切好的干豆角加入锅内继续炖制,这时我们会看到随着时间的增加锅内的汤汁会越来越粘稠,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根据肉的颜色,选择是否再加入一点酱油调一下颜色。加完酱油后我们再盖上盖子焖煮,并转小火炖制二十分钟左右。二十分钟后我们看到干豆角已经变软入味,红烧肉也慢慢上色,如果喜欢颜色重一点的,这时还可以再加入一点酱油调色。等锅内收汁至粘稠,红烧肉完全上色就可以出锅了,出锅前可以加一点味精提鲜。
制作红烧肉关键点:
一:红烧肉的选择,要选用夹层多的五花肉,夹层越多越好。
二:在配菜上面可以根据自己的喜爱搭配,比如还可以放鹌鹑蛋,鸡蛋,竹笋,海带,豆腐等吸油性强的食材。
三:香料可以按照二妮推荐的这几种添加,虽然没有炒糖,但是味道非常香,大家大可放心制作。
四:烧制的时间要稍微长一点,二妮制作完成在一小时左右,这样五花肉才能软糯入味,不油腻。而且烧制的时间长,干豆角都缠在了五花肉上,成品菜很好看。
其实红烧肉的制作很简单,主要的关键点还在于原料肉的选择,我们之所以要选择五花肉,是因为它是猪肋排上的肉,这的肉肥瘦相间,肥肉遇热即化,瘦肉久煮不柴,做红烧肉和扣肉用这种肉最好。
这里有个选择肉的小技巧,越是好的肋条肉夹层越多,最好的肋条肉可有十层夹心,又俗称夹心肉,而且好的肋条肉肥瘦相宜,大家在购买的时候可以依据这个判断。再者我们选择五花肉的时候也可以下手摸,如果肉质稍微有点沾手,并且打眼看上去色泽鲜艳就可以买来制作。
因为五花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人体必需的脂肪酸,并且还能提供血红素,治疗人体贫血性疾病。加上它性平,入脾、胃、肾经,可以起到补肾养血,治疗便秘,滋补肝脏等功效,所以它是大家最常食用的肉类之一。我国吃红烧肉的历史也很久远,古代的文献《齐民要术》、《猪肉颂》以及《随园食》皆有记载红烧肉的做法和味道,虽然这些文献里记载红制作红烧肉的工具跟现在不同,但是做法却大同小异,都是用酒泡制,然后加入花椒,白盐,葱姜煮烂食用。
但是唯一的差别是古代对于制作红烧肉的肉质选择不太仔细,都是整个大猪来制作,可谓非常生猛。大文豪苏轼也因为红烧肉独特的口感,为它做了词,《猪肉颂》就是苏轼用来详细记载红烧肉的做法的,而到了明朝红烧肉的制作得到了改善,人们开始用甜酱或者秋油来制作,而且还懂得了慢火炖制,可见我国的饮食文化真是深远而浑厚。
虽然记载红烧肉做法的文献很多,但是关于红烧肉是谁发明的,人们却一直无法考证,其中有一种说法是苏轼触犯了皇帝,被贬到黄州,到了黄州的苏轼依然心系天下,做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黄州的百姓为了感谢他,送给他很多他喜欢的猪肉,苏轼眼看这么多猪肉也吃不完,于是叫人把猪肉做好跟大家一起吃,为了节约时间,他们把猪肉切成了大块。
苏轼更是突发奇想把米酒倒入一起烹饪,没想到烧出的猪肉更加香酥美味,大家连连称赞,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苏东坡,把这道菜成为东坡肉,其实就是如今改良过的红烧肉。当然这只是大家口口相传的一个小典故,并没有历史考证,但是红烧肉好吃绝对是经过历朝历代的验证记载下来的。
比如二妮就很喜欢吃红烧肉,小时候二妮家很穷,还记得第一次吃红烧肉,是一个远方的表姐要出嫁,在菜品丰富的餐桌上,二妮一眼看上了这道颜色鲜红的红烧肉,当即吵着要吃,还记得第一口红烧肉的滋味,浓郁的酱汁味道夹杂着肉质的鲜嫩,久久不能回味。如今生活条件好了,我们不用参加婚礼就能吃到自己亲手在家做的红烧肉了,真的是赶上了好时代。所以学会的小伙伴一定要抽时间,多给家人做一道红烧肉,它不仅味美,而且红火的颜色也象征新的一年日子更红火,所以为了美味和好彩头,这红烧肉还是很值得试着做一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