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经常会说精神压力大对身体不好,中医也将情绪对应身体的五脏六腑。
其实这种影响很简单,你的精神压力或者情绪会导致你不自觉的发力,最明显的就是肩膀,舌头,嘴唇。而且这种情绪会延伸,你全身都会发力,比如骨盆,胸腔等等。如果你长期压力大,那么这种肌肉发力就会僵住,你的身体会记住这些感受。而这些感受是你自己不曾察觉的,哪怕你现在不忙了。身体的紧张还是会反馈给你。时间再长你的睡眠,饮食等都出现问题。自己也感觉脑子发木。这种情况道家里称为耗神了。
按照道家的解释,人的精力主要是精气神。三样表现。其中以神为最主要。气,精次之。围绕着补充这三样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和练法。
从嘴入,补充各种营养,有好的食物,药物,药酒等等。让胃吸收,以之来补充自己的精和气,这两养足了自然身体就好。这是一大类。
人本身锻炼,各种锻炼然身体舒展。所有的运动都会补充阳气,让人精神放松。这是从精入手,进而补气。不过练过了也会伤身。这是第二类。
第三类又难又简单。
摘抄太上老君清静经: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佛,道,儒乃至所有宗教基本道理都差不多。就是让自己静下来,静能生万物。这个就是直接补神。
静下来的办法前辈总结后最简单的就是一法代万法,让自己集中一个事儿忘记了所有的事儿。比如念佛,站桩等等。
我自己体验过的俩办法,细节一定要到位,很快会有感觉。
打坐:做之前尽量让自己放松,衣物不能有紧缚感。选清净的地方。找个垫子。自己盘坐。一般人的跨骨打不开。在屁股底下垫上一个垫子。垫子的高度选择,自己屁股的两个大骨头放在垫子上放稳当后脊柱能轻松直立即可。先把屁股调整好,然后脊柱立直,注意自己的腰不要前塌,不要后弓,正好在屁股俩骨头的正上方。然后收下巴抬头摆正,两个肩向后打开一下放松,不要夹紧。左手放在右手上,或者双手放膝盖都可以。舌尖轻轻抵住两个门牙中间的后边缝隙。全身放松,但是不能垮掉。慢慢听自己的呼吸就行了。
站桩:上身和打坐一样,两脚平行与肩同宽,脚底板平铺。注意脚后跟,大脚趾下面大骨头,脚掌外延,三个地方稳定发力。膝盖略弯曲一点点。屁股两个骨头找脚后跟的位置。你会感觉力从脚底上来过腿到臀。手臂可以放松直立,或者胸前合十,都要放松。
注意放松。刚开始可能会有的地方感觉紧或者拧。是你那里的肌肉平时不锻炼,有点萎缩或者受凉了。慢慢就好了。注意自己放松。位置不要太强求,差不多就行了。有的会手麻,有的会脚麻。不一定的,但是那种平静和力从脚底自然撑起来的感觉都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