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每一个东西都有其存在的理由,而每一道菜品也有其来源,可能是因为最简单的美食在众人口中慢慢相传,也可能是为了纪念某个历史人物而流传至今,还有可能是存在一个故事而家喻户晓。中国的十大名菜你知道有哪些吗?知道它们名字的你,关于它们的由来,你又了解多少呢?今天我想和大家一起来说说每一道光鲜亮丽的菜品背后的故事,看看是否和你知道的一样,来了解一下吧!
这些特色菜吃了这么多年,终于知道它们的由来了。
东坡肉
东坡肉是以猪肉为主要食材,其实跟我们现在家常的红烧肉有点相类似,肥瘦肉相间,色泽红亮,香浓醇,肥而不腻,实属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菜品。正宗的东坡肉是由五花肉切成,四方块,加带花椒,八角,蒜头,料酒等,小火慢炖制成的。平时家常做的时候,还可以搭配蔬菜,比如土豆,冬瓜,萝卜等一起炖,这样可以使做出的红烧肉更加清淡,不显得太油腻,吃起来也不容易吃腻。其实东坡肉这道菜,有着悠久的历史传说。相传是由北宋诗人苏轼,贬至居住黄冈时,发现当地猪肉多买的人少,于是想出的一种吃肉的方法。当时苏轼在徐州任知州的时候,遇到黄河决堤,他身先士卒,为全城百姓亲自筑起防水堤坝。徐州人民杀猪宰羊,为了感谢苏轼,可是苏轼拒绝不了,于是苏轼便将猪肉烧成红烧肉的形式,回赠给了当地的百姓,百姓称其为“回赠肉”。后来苏轼被贬到黄州,自己开垦荒地,还自称东坡居士。后来,人们把苏轼亲自动手烹饪的红烧肉,称为“东坡肉”,并流传至今,可见这道菜的历史。
红烧狮子头
红烧狮子头又叫做四喜丸子,富有汉族传统特色,逢年过节时,人们常做的一道菜,圆润油亮,香软爽口,肉块与面粉的香味混杂,让人无法抗拒美食的诱惑。这道菜的历史起源,据《食经》史书记载,当年隋炀帝乘船沿大运河南下时,经过的每一个州县,都被命令要求献上美食。而当时杨广对四大名景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颇为欢悦,便吩咐御厨以上述四景为背景,制作四道佳肴,其中有一道就是葵花斩肉,不论是其外观还是其味道,都博得杨广和群臣的称赞,一时间火到奉为珍品。后来名厨韦巨元也做了这四道菜,郇国公用来招待宴客,宾客看到这些菜都赞口不绝,特别是葵花斩肉,肉团子看着让人垂涎欲滴,郇国公高兴并为纪念这次宴会,特把葵花斩肉这道菜名字改成了“狮子头”,于是就有了红烧狮子头这道名菜。准备好猪肉做肉馅,最好是三分肥,七分瘦,把葱姜蒜切成沫,和猪肉淀粉、花椒粉充分搅拌做成肉丸子,放入油锅中,炸至外层焦黄色,然后做一点汤汁,撒在上面,再加一点葱花即可。也可以如上图那样,在碗底垫一层蔬菜,一可以吸收油腻,二可以使摆盘更加漂亮美观。
麻婆豆腐
麻婆豆腐是四川地区的一道传统名菜,外表整体色泽黄亮,豆腐质感软嫩,汤汁鲜美,味道香辣爽口,充分体现了川菜辣、麻、烫的特点。其由来也是比较的有趣,传说记载,麻婆豆腐创始于清朝同治元年,陈兴盛饭铺是一个小饭店,经营该饭店的是一个女老板,面上有麻点,人人都叫她陈麻婆。陈氏对豆腐的烹饪方面有特殊的技巧,她烧制的豆腐深得人们的喜爱,因此人人都把她做的烧豆腐称为陈麻婆豆腐,别具特色。此后,经常会有文人骚客专门来她的店里吃她做的豆腐,故这道菜越来越有名气。经过多代人的不断努力,仍然流传至今。后来他家的饭店也改名成了陈麻婆川菜馆,至今名扬中外,在国内外都深得众人的好评。现在我们在商店里直接可以买到豆腐,故做起来也比较简单,可以参照如下的方法进行制作。准备好大蒜,姜片,肉片切成末,还有豆瓣酱,一起放入锅中爆炒,倒入适量的清水并煮沸,然后把豆腐切成两厘米左右的四方块,放入沸水中,加入酱油,辣椒粉,食盐等调味,用汤碗盛起来后撒上葱花即可。
西湖醋鱼
再来介绍一下最后一道名菜,那就是西湖醋鱼。相传西湖醋鱼与苏轼和佛印之间还有故事,苏轼是个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经常互相调侃讨趣,曾经借用西湖醋鱼这道菜两人以带文人墨客特有的气息互相捉弄。一句“不能把鱼字放在草字的上面,你又怎能把鱼放在书架上呢”揭露苏轼把鱼藏在书架上;一下联积善人家庆有余调侃佛印“磬有鱼,何不拿出来共享”尽显文化情怀。西湖醋鱼的另一个名字叫叔嫂传珍,属于浙菜系,以草鱼为主材,鱼肉鲜嫩,汤汁酸甜。最简便的一个制作方法就是:先将草鱼饿养两天,排除其体内的草料和泥土等脏物,但确保要活鱼,待烹饪之前再来宰杀,肉质更加鲜美。去掉鱼鳞和内脏,洗干净后去掉鱼鳍和鱼尾,但无需皆成小块鱼肉,然后抹上料酒,姜片,食盐,香醋,辣椒粉放入锅中,蒸煮20分钟左右,不能太久,以免肉质太老。然后在炒锅中调一点汤汁并加入淀粉,增加粘稠感,浇在鱼身上就做好了。
今天就介绍了这四道名菜的由来,终于明白原来如此,小编觉得每道菜背后的故事都是别具特色的,其口味风格也是独一无二的,你学习到了吗?下次谈到这几道菜的历史可别说你不知道哦。大家还了解哪些菜品的由来和特色呢?或者说还想知道哪些菜品的故事吗?分享出来一起讨论讨论吧。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