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王玮皓实习生王梅竹文记者平伟摄影
核心提示丨
北京、武汉、南京、杭州……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日,全国各地竟有多达43场马拉松赛事同时开赛,共有超过26万人一起奔跑,刷新了国内一天之内举办马拉松数量的纪录。这可以说是全国马拉松热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马拉松持续升温,从大城市席卷到中小城市,遍地开花。马拉松这项运动有多火爆?主办方和各个城市为何如此热衷?对于全国四处参赛的跑步发烧友来说,又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入迷?
■马拉松赛事呈现井喷之势
马拉松赛事在中国有多火爆?
从今年1月中国田径协会发布的《中国马拉松年度工作报告》中,可以找到答案。年,全国各地共举办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人以上规模)场;参赛人次近万,较年增加78%。
要知道,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路跑赛事只有22场,8年间,马拉松每年都在呈现几何式的增长。仅仅4月15日一天,全国就有43场马拉松赛事同时开赛,赛事的数量接近了年全年马拉松赛事总和。即便是马拉松在国内出现井喷的现象,依然满足不了跑友们的需求,目前全国马拉松赛事覆盖的城市仅个,总数不及全国的一半。国家体育总局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于洪臣说。
去年,中国境内马拉松及相关赛事已经涵盖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个城市,较年增加了个城市。此外,去年所有赛事中,浙江省举办了场,排名第一,江苏省举办了场,紧随其后,排在第三的广东省举办了场,东部沿海尤其是江浙地区的城市举办赛事较为密集。按照中国田径协会设置的发展目标,到年,全国马拉松规模赛事超过场,其中中国田协认证赛事达到场,各类赛事参赛人数将超过万人次。
■用马拉松打造城市名片
4月29日,许昌国际马拉松、郑州国际女子马拉松将同时开跑。对于主办方和城市而言,马拉松赛事有何魅力?在许昌市体育局局长廖少忠看来,马拉松是展示城市形象的一张新名片。许昌马拉松赛事正值许昌第十二届三国文化旅游周举行,以体育+旅游+娱乐的方式宣传许昌,可以进一步强化许昌在三国文化的中心地位,也能更好带动体育旅游等新业态的发展。
郑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姚五洲告诉记者,马拉松是一项广受群众热爱的运动,它的参与门槛低,同时对人的体能和意志都是很好的锻炼和考验。今年适逢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区30周年,在高新区举办郑州国际女子马拉松,对于全区是一次集中展示发展成果的机会,更是可以促进改善城市环境和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作为河南唯一常设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郑开马拉松使郑州、开封两个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有机地连接在一起,巧妙地向全世界展示、推介了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吸引力。中国郑开国际马拉松赛产生的综合影响,远远超越了体育运动本身,已经成为‘文化+体育’的载体。省体育局一位负责人表示。
■痴迷跑步,发烧友跑遍全国
各大马拉松赛场上,总能看到一些来自南天海北的跑友,他们对于马拉松的痴迷超乎很多人想象。昨日,来自北京的资深跑友张启在接到记者电话时,还在从武汉回北京的高铁上。4月15日,他专程前往武汉跑了一场全程马拉松。由此,张启完成了-赛季北京、广州、重庆和武汉四项中国马拉松大满贯赛事,成为了大满贯元年首批全满贯跑者,目前全国成功完成本赛季大满贯的跑友还不到一千人。
经商的张启免不了酒桌上的应酬,自打5年前接触到马拉松后,不但改变他了生活,更是在心中植入了一种一旦出发,必须到达的信念。跑马拉松的好处不胜枚举,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健康的体魄、乐观的心态、愉悦的心情,更重要的是让我结识了许多来自天南地北的跑友,大家一路奔跑,互相激励。张启说。5年来,他从一个马拉松菜鸟变成了发烧级跑友,除了速干衣、跑鞋、跑表、无线耳机四大件,像导汗带、髌骨带、能量胶、盐丸等都是我跑比赛的重要配备。如果玩得专业,跑马的消费也很高,全套装备配下来至少也要0元以上。
目前,张启已经参与了国内20多场马拉松,虽然在高手林立的赛事中难以拿到奖金,但用一个个完赛奖牌记录下自己的历程已经足够。来自郑州的黄健是本地跑友圈的名人,他参加过两次50公里越野赛和一次铁人三项比赛,国内大小的马拉松比赛30多场。
黄健今年51岁,曾是一名空军飞行员,转业回到郑州工作后,他的身体开始慢慢发福。年体检,我是血脂高和中度脂肪肝,体重也超标,也就是所谓的亚健康,工作也提不起精神。黄健说。为了减肥他开始跑步锻炼,从1公里,到跑10公里,再到尝试半程马拉松,直到年,黄健第一次参加了郑开马拉松全程比赛。跑步途中,他结实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组成了马友驿站跑团,我们经常组织一些团体活动,平时在郑大操场锻炼,周末会去CBD、北龙湖、植物园、树木园等地长距离拉练。黄健说,经过常年的锻炼,他体重减了30斤,烟也戒了,为了早起跑步,都是晚上9点左右上床睡觉,身体好了,每天工作也有热情。
■马拉松唤起健康意识
这几年的马拉松热,带动了跑步这项运动的发展,跑步逐渐成为许多人的爱好,成为习惯,成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谈起马拉松热,公益项目黎明脚步的发起人李晓拴有很深的感触,在他看来,马拉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健康意识的唤起。
年,焦作市民李晓拴在网上发了一段文字,并公布了叫醒只要你想晨跑,发个短信给我,我可以天天叫你。随后,李晓栓开启了他的传奇故事。人们想要锻炼身体、渴望在别人帮助下获得健康,纷纷模仿这种方式叫醒,而且口口相传,发生裂变,参与者越来越多。一些城市通过建立qq群,到后来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