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小眼睛男神李荣浩的歌《乌梅子酱》火了。
即便好几天了,热度还是居高不下地熟有人争,歌火有人蹭,某丁姓乐评人就对这首歌发表了一系列言论,让乌梅子酱更火了。连带着现实中的乌梅子酱也跟着爆火。
咱是写美食的,音乐圈的风风雨雨雨我无瓜,我只关心一件事——这个乌梅子酱真的有歌里那样,像爱情的滋味吗。
提起乌梅子酱,其实我脑海里的第一印象是冲酸梅汤的原料,但其实两者的关系不能说一模一样,只能说毫不相干。据说李荣浩写歌词的时候,是吃广式烧鹅的时候,蘸酸梅酱才想出的这些歌词。
说到广式烧腊,这我可不困了。作为重度烧腊爱好者,无论是烧鸭烧鹅叉烧肉,我都非常爱吃,每周都会吃一两次。
民间传说里,大明开国战神中山王徐达,就非常爱吃烧鹅,洪武皇帝朱元璋,也非常爱吃烤鸭,据说每天都要吃一只,如今的北京烤鸭,就是吸收了烧鹅和南京板鸭的技术,慢慢发展成如今中餐代表菜。
但说起烧腊,还是得看爱吃的老广们。
在纪录片《老广味道》和《舌尖》里,广式烧鹅非常有画面,圆润饱满的烧鹅,被烤出的油滴如同音符般噼啪噼啪的敲下,烤好的烧鹅如红玛瑙般油亮诱人,简直就是口水收割机。
对于爱吃的老广人来说,烧鹅选用已有前年历史的清远乌鬃鹅为宜,身为广东“四大名鹅”之一的清远乌鬃鹅,自然散养足三个月七斤重,肉质细嫩多汁,胸肌和皮下脂肪较少,香而不腻。
用清远乌鬃鹅做出来的深井烧鹅,享誉国内外。
挑剔的食客有着“吃鹅五不原则”。
烤好的广式烧鹅要现吃,吃时要在腹腔开一道口子,让鹅身子里的美味卤汁流淌出来,将烧鹅斩成一段一段装盘之后,再淋上卤汁,配上一碟炒青菜,爱喝酒的来杯玫瑰露酒,不爱喝酒的来碗热气腾腾软糯清香的米饭,这多是一件美事。
不过,如果要评选烧鹅最合适的搭档的话,梅子酱绝对名列前茅。
虽然说歌里唱的是乌梅子酱,但据采访,其实李荣浩吃的唱的其实是梅子酱,而乌梅子酱其实就是为了押韵和水字数文艺感才改的。
广东等地,盛产青梅,除了给小朋友做竹马、给英雄们煮酒外,更大的作用是腌成咸梅等零食和梅子酱。
新鲜的梅子从田间摘下,洗净煮熟,捞出后再加冰糖和盐继续熬煮,直至煮化出汁,再用筛使核肉分离,就有了细腻清香的家常版梅子酱。
更上乘的,是将梅子去核,加盐与冰糖盐渍,用时光的魔法,慢慢使其发酵成熟,更具天然醇香。
用梅子酱来佐烧鹅简直就是绝配!梅子酱的酸,中和了鹅肉所带来的油腻,咸味突出了食材的本味,清新的甜味,让烧鹅变得更加鲜美。
酸梅酱排骨当然,梅子酱也不仅仅只有吃烧鹅一个用途,除了当烧鸭、叉烧之类的佐餐蘸料外,可以当做果酱抹在面包片上,也可以浇在冰淇淋和酸奶上,当然,梅子酱用来做菜煲汤,也是很有一番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