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预防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三大因素困扰中医药人才供给产学研联合培养
TUhjnbcbe - 2024/6/6 18:55:00
治愈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https://m.39.net/disease/a_5390504.html

4

Jul

矫月李乔宇张晓玉

近年来,中医药在传承创新中获得“新生”,行业认可度不断攀升,人才需求也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表示,人才作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传承与创新的基础和保障。为此,今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中医药人才培养提出更高要求;随后,4月份,国家中医药局、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及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系统部署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医药人才工作。中医药人才如何加快补给?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证券日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现状一:相关专业人才流失率较高回溯近代中医药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从未停下“脚步”。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著名中医临床家施今墨先生向国家建议,成立中医科学研究院、医院、中医医学院,开展中西医结合事业,提高中医地位。施今墨先生年,政府决定在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建立4所中医学院,将南京中医学校改为南京中医学,医院校开设中医或增设中医药课程,正式把中医教育纳入国家高等教育轨道。到年,全国目前已建有24所中医药大学,合计在校生约47万人,中医教育及人才培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学术继承人、北京医院主任医师赵进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医行业能够存在至今主要是因为疗效显著。而要想保证其治疗、防治疾病的疗效,则离不开掌握中医理论和中医技术的人才。”此外,中医药背后蕴藏的传统文化也吸引了诸多求学者。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生赵秉元提及考取中医药大学的初衷时称:“学习中医是因为热衷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学时期阅读的《黄帝内经》部分章节,让我对中医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在高考时填报了中医学专业。”然而看似“学”“教”氛围正浓的背后,却是相关人才的大量流失,诸多中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都面临着被迫转行的困扰。深究其中原因,无外乎三方面:一是深造竞争压力过大,不得已转修其他专业;二是从业选择较少,专业出路受限;三是职业薪资待遇较差。一位受访医学生张石生称,本科毕业后,60个人的班级中就有40个人选择考研。可见中医学研究生竞争异常激烈,因此他选择转考中西医结合基础类研究生,主要进行生命科学基本研究。事实上,中医药的考研和考博名额相对于西医来说要少很多。珍宝岛财务总监王磊向本报记者透露,“由于中医细分学科领域较少,导致很多中医药本科生在研读硕士和博士阶段被迫转修西医。”此外,中医院数量较少也是人才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王磊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医院数量很少,而作为中医药院校的医院就职。”“目前,大型医院医院的数量比例为1:10。同时,出于各种考虑,有不少医院在招聘目录中还明确提出招聘西医执业医师,医院大多只设置一个中医科室,对中医人才的需求不大。”赵进喜如是说。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外,中西医从业人员的薪酬待遇差别也是中医药人才流失的原因之一。一位博士毕业生小明(化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从我个人和身边同学的求职经历来看,中医专业毕业生的薪资水平相比西医专业毕业生要低不少。”“中医科医生的月薪在元至元之间,而西医科则会高出元至元不等。”张石生介绍,“行业内大多轻视中医,认为其只起到辅助作用。同时,患医院,认为其无论是医疗条件,还是医疗措施均会更全面,而医院则主打亚健康等病症的调理。”在业内人士看来,知名中医师才更具权威性,但现实中知名中医师又相对较少,因此培养出更多的知名中医药人才是未来中医药发展的重中之重。但也需要注意的是,随着中医药发展得到越来越多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大因素困扰中医药人才供给产学研联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