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预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们的疾苦 [复制链接]

1#

每次回到家里,我都要面对很多人的问询,或者提供治疗。既了解基层看病困难,也了解基层药物缺乏,医师苦于无米之炊的困境,加之技术萎缩的艰难。是否有一种可能,找出一种方法,来做有益的工作。

义诊,是我一直在做的事情,但一个就是一个,一个人的力量有限,我的经费也有限,买药,用药,还有个人技术和认知的局限,只能解决一小部分需求。基于个人方面的限制,我一直在不停地学习,也不不停地赚钱,毕竟我需要经费。同时,我也观察了很多医学院校到这里的义诊,测测血压,血糖,做一些科普也有帮助。大医院的医联体也有许多帮助,对于疑难病转诊、进一步治疗,很有帮助。不过多为内外妇儿方面的覆盖。我的科系患者最多,但是做的人却少。从实际问题出发,这也是我当初放弃临床医学,直接转康复医学的原因。我发现内外妇儿给我的训练,解决不了我母亲及附近乡亲们的问题。

回望学医之初,就是下定决心解决我妈妈身上的疾苦。毛病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肠胃炎,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等,身体痛苦,精神折磨。小时候,在家里我都不敢笑,母亲在受病痛折磨,我如果太开心,感觉自己很惭愧,深感母忧,这直接导致了我忘记了笑,从小到大同学都说我高冷,其实是心里压力很大,毕竟每天都面对母亲的疾苦。医院点滴,也就是安慰剂效应,连年求医,医院这些问题也太多了,不足以给予太多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