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健康预防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45岁后,进入生命高危期,防好ldqu [复制链接]

1#

45岁,是人体健康的分水岭。

在45岁以后,也被称为是生命高危期,好多疾病都在这这个年龄段形成或者爆发!

所以45岁以后,防病是重点,那么该防哪种病,怎样防呢?

45岁后,进入生命高危期,防好“3处硬,2处软”,身体不走下坡路

45岁以后,要防“三处变硬”:

第一处:防血管“变硬”:

健康的血管是非常有弹性的,所以血管里的血液会流动的很畅通。

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似于水垢的形成原理,水管流水中的杂质会堆积形成水垢,血管硬化也是由于血液中的杂质累积形成。

那么血管硬化究竟有多可怕?会给身体带来怎样严重的后果?

其实血管硬化带来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堵塞”,堵在哪里就会伤在哪里。

堵塞在心脏则会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缺血等严重问题;

堵塞在脑部,就会造成脑血栓、遗留偏瘫、失语等严重后遗症;

堵塞在肾脏,就会造成肾功能不全甚至肾衰竭。只要有动脉的地方,发生动脉硬化都可能造成动脉梗塞,引起严重后果。

日常三招帮你清除血管垃圾,防止血管硬化:

第一招:饮食有节

想要保持血管的干净,通常,在饮食上要非常注意,肉类可以选择多吃一些鱼肉,一般肉类(如排骨、牛肉等)的脂肪含量是鱼类的6倍之多,每天红肉(猪牛羊肉)摄入量不得超过50-75克。

盐分也要有所限制,每天不要超过6克。日常做菜时要少放盐,可以用葱、姜、蒜来调味。

第二招:增加有氧运动

长期久坐,缺少锻炼也是导致发生血管硬化的原因之一。

久坐或者长期不运动会影响到血液循环,增加心脏负担,影响心脏血液循环,这些都会间接促发高血压,加重冠心病。

其实,哪怕是走路,受腿部肌肉收缩的挤压,血管的弹力都会增强。

第二处:防肝脏“变硬”

肝脏变硬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肝硬化。

随着年龄的增大,特别是在45岁以后,器官逐渐衰退,肝脏的分解代谢功能,也会随之下降。

如果不注意保护,很容易出现病变,甚至发展成脂肪肝、肝硬化等肝部疾病。

如何预防肝硬化:

1、预防肝硬化不要滥用药物

有多种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容易引起肝脏损害

很多人在用药方面非常不讲科学依据,随意给自己诊病或者是随意增加用药量,这些都是非常不好的习惯。

日常服用药物必须严格遵照医嘱。

2、预防肝硬化不要熬夜成习

熬夜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习惯,不管是应酬还是娱乐,能够保证每晚十点上床睡觉的人少之又少。

但熬夜会影响肝脏夜间的自我修复,最好每晚11点前入睡,保证睡够7-8小时。

早起后,要尽快排空尿液,可以将累积一整夜的*素及时排除体外。

第三处:预防颈椎“变硬”

一提到颈椎病,很多人都认为是老年人的疾病。

其实颈椎病现在多发于年轻人的身上,好多年轻人应为沉迷于电脑,手机等,都会引发颈椎疾病。

有关数据显示,40多岁的中年人,颈椎亚健康状态堪比60多岁的老人!

这种“硬脖子”的年轻人,已然日益增多!

预防颈椎病,常做三个小动作:

动作一、扩胸

扩胸运动可以助拉伸胸廓周围肌肉及恢复胸廓骨关节的协调性,从而纠正“低头含胸”和“侧卧”睡姿中发生的筋骨不调。

动作二:米字操

想像面前有一张白纸,脖颈当笔杆、下巴作笔尖,在“白纸”上反复书写“米”字。

动作三、耸肩

肩颈肌肉连为一体,密不可分,肩颈肌肉恢复弹性,才能保证颈椎关节协调运动。

45岁后,防好1处软——骨头变软

年龄越大,钙流失的就越严重,一旦骨骼变“软”,整个身体将会遭受到危机。

所以,45岁后,能够保持骨骼的强壮,是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志。

日常多晒太阳,增加乳制品、豆类、深绿色蔬菜等含钙量比较高的食物的摄入,都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方法。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