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卫*
有这样一则故事,古雅典大哲学家第欧根尼大白天提着灯笼想找绝对诚实的人,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在广场上高呼:“听我说,阿门”。然后,当一大群人聚集在他周围时,他却轻蔑地说道:“我招呼的是人,不是猪猡。”
第欧根尼要寻找绝对诚实的人,广场上有那么多人,显然都不符合他的条件。我猜第欧根尼所要寻找的人,一定是个不会说假话的人,他有自己的天性和禀赋,但不恃才傲物;他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在任何人面前、不掖着藏着、能直抒胸臆;他勇于探索、对什么都充满好奇,是一个充满欲望、喜欢创造美的人,他的存在能带给别人希望和快乐。
“不就是做好一个人吗?”这句如果换成质问会变成,“难道你怀疑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做不好一个人?”事实如此。按照蒙田的说法:“我们要培养一个人的思想,不是一副躯壳,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当今世界,无论男女,首先他要成为良好的动物。社会进步带来沉重的压力和负担,这样的环境,人们必须保持好的身体和超越动物的个人思想。”
他一方面要人成为良好的动物,一方面又希望人要有超越动物的独立精神。如果浮浅的理解,他的观点相互矛盾,可如果深究起来,他和第欧根尼的学说如出一辙,首先做好一个人,人做好了,剩下的事情似乎水到渠成。
蒙田希望男女首先成为良好的动物,这句话有更深的含义。时代变了,节奏快了,人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生活质量却下降了,为了某种标签、某种利益、某种影响、或者某种目的,用自己的青春、时间、身体和知识,交换一些毫无用处的东西。他们压制情感、遵规蹈矩、掩盖天性、附庸风雅,只为博得别人的赞赏。
真诚不见了、真心不见了、真感情不见了,踏实做事、本分做人、实事求是的精神不见了,取而代之是一些自我标榜的“简历美德”。按布鲁克斯的说法:简历美德存在于外部世界,追求财富、荣誉和地位。而“悼词美德”才存在与每个人的内心,追求友善、勇敢、诚实和同理心。
难怪大哲学家第欧根尼在古希腊广场上,在万众瞩目中,却很难找到他要的人。具不完全统计,当今世界90%以上的人都是亚健康,不是身体有毛病,就是心理有问题。而更大的问题是,普遍做不好一个人,甚至做不成良好的动物。
要把人做好,首先应该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其次要有好胃口、好睡眠、正常的性生活;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喜欢干什么;并且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无论做什么事,都是出于本心,而不是违心。
前两天,在连岳的文章中,看到这样一个案例,有个小伙子考上公务员后,被分配乡镇工作,任命为综合办主任,负责服务主要领导和管钱。这个岗位应该算是实权,既能走进领导,又手握实权,按理说是好事。
可让小伙子苦恼的,不是具体工作,而是领导让小伙子利用手中的职权搞变通。就是把原本不能花的钱,通过账务处理,变成可以花销的钱。具体怎么处理名目繁多,虚开发票、变更名目、捏造事实、增加虚假供应商。
小伙子做不来,准确一点说不愿意做,又怕领导在工作上,或者以后的晋升上给自己穿小鞋,所以特别苦恼。小伙子特别单纯,想安心工作,给老百姓办点事实,给孩子做好榜样,不愿意与贪官狼狈为奸,替别人洗钱。
能把心里想法发到平台上,本身就是一种勇气,也是一种纯洁,说明他没有被污染,被抹黑,出淤泥而不染。这样的人并不多见。
在有些领导眼中,不能变通,坚持原则的人,可不就是死心眼?因为领导花钱没那么顺手了,办坏事没那么肆无忌惮了,你让人家没有安全感,可不就成人家眼中钉肉中刺?挡人家财路官路,可不就是人家的敌人?
连岳老师给的回复是:“坚持原则,即使剩下你一个。”以后小伙子的日子真的不会好过吗?未必。坏处是有可能被调离原来的岗位,任何一个领导遇到这样的“杠头”,不仅不会用他,也绝不给他机会。好处是,他就是第欧根尼打着灯笼要找的人,也是蒙田笔下超越动物思想、拥有独立精神的勇士。
既然打算做好一个人,就不要想那么多。小伙子上升通道不是变窄了,而是变宽了,精神更自由了。因为社会越来越民主,越来越透明,反腐倡廉已经常态化,做坏人的成本和难度都在增加,所以对自己要树立信心,对国家要有基本的信任。
就像连岳老师提出的主导思想:“把工作做好,做一辈子螺丝钉也正常。工作之外,有空看看书,培养一两项兴趣爱好,有爱情、有家庭、有朋友。”工作上得不到的,可以从生活中获取,能做好一个人,你就不算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