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五禽戏”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根据中医的阴阳、脏像、经络、气血运行理论,结合五种动物的不同习性和特征创编的。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华佗五禽戏第58代传人陈静表示,今年是她作为本届全国人大代表履职的最后一年,希望能多传递一些民情民意。今年陈静带来了四个议案,三条建议,其中包括建议把校园“五禽戏(操)”列入中小学体育课程、建议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等。
“少年强则国强。体育带给青少年的不仅仅是提高身体素质,还能通过体育锻炼让孩子们提高心理抗压能力。”陈静告诉记者,为更好满足群众多元化的健身需求,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专家在华佗五禽戏的基础上广泛论证,取其精华,几易其稿,针对青少年健康现状精心编创了6~19岁青少年习练的“小学版”“初中版”和“高中版”校园五禽戏,并选取试点学校展开了科学测试,结果表明,长期练习校园“五禽戏(操)”能够有效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
陈静建议,教育部门可结合实际,合理制定校园“五禽戏(操)”全国推广可操作的实施方案,把校园“五禽戏(操)”列入中小学体育课程,进一步丰富中小学体育教育内容。还可在全国选择有一定基础的省份,作为校园“五禽戏(操)”示范推广试点,先行开展,在示范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提炼,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推广方案。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各级校园“五禽戏(操)”交流展示和比赛活动,并利用冬夏令营活动,开展校园“五禽戏(操)”健身知识讲座和技能评比活动,让青少年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掌握健身知识。
除了